科学奇迹:十大不思议的人造器官(1/11)

来源:极客社区 责编:李扬扬 日期:2013-9-3

人造血

1966年,这两位科学家把一些小鼠放入一桶液体中,并将小鼠完全浸没在液面下。按说小鼠应该在数分钟之内死亡,但它们却活了好几个小时。桶中的液体含有碳化氟和水,碳化氟分子同水中的氧气结合,并进入小鼠的血液内。第二年,另一位美国人Henry 给几只兔子注射了含有碳化氟和蛋清的混合物。他发现如果这种混合物不超过血液总量的三分之一,兔子就能够成活。 第一位接受人造血的是日本科学家内藤良知。1979年,他给自己注射200毫升人造血。如今,医生已经有多种不同配方的人造血供急救用。如今,各国研究出来的氟碳化合物“血液”类型较多,如日本的“氟卢素-----DA”人造血,美国的万能输血用新型血细胞,前苏联的全氟萘烷等。1980年6月,我国第一次将自己研制的人造血应用于临床,这一年就有14个病人获得满意的结果。氟化碳液体具有人血那样的重要功能,能将从肺部吸进的氧气输送到人体的各个部位,又能将各个脏器排出的二氧化碳输送到肺部排出体外。不同的是,全氟化碳人造血输送气体是个单纯的物理溶解过程,氧气和二氧化碳机易溶解在全氟化碳液体中,在流动中完成气体的传递。100毫升的全氟化碳能溶氧气50毫升,是人血载氧能力的1.5倍;全氟化碳和氧的结合速度是14-20毫秒,比红血球快得多。由此可见,全氟化碳是较理想的血液代用物。

编辑推荐